张子高

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
张子高(1886-1976),又名张芷皋,出生于湖北省枝江县董市镇(董市镇现属枝江市),字子高,是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古墨收藏家、鉴定家。[1]1909年,张子高考取了北京清华学堂(筹)第一批庚款公费留学生赴美留学。[2]1929年8月,张子高应聘到清华大学任化学系教授,兼任系主任。他长期从事化学等多门二级学科的教学工作,为中国培育了几代化学和化工科技人才。在化学史的研究工作中,张子高倡导文献记载和实验重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著有《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3]
在20 世纪20 年代,张子高就同他的学生一起对《本草纲目》记载的氯化汞制备方法用现代化学方法进行试验,这是中国通过模拟试验及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化学的范例。[4]
张子高还是著名的古墨收藏家、鉴定家。他一生写了许多古墨研究和考证文章,他同叶恭绰、张口伯、尹润生三位收藏家合编了《四家藏墨图录》一书。1973年,张子高将几十年来的近千方古墨(包括明代的一些珍品),全部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1]

人物生平

1886年7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