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飞虱

昆虫纲半翅目的动物
褐飞虱(学名:Nilaparvata lugens)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其种群规模的大小对我国水稻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每年4月末,褐飞虱随着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进入我国,随后逐步向北扩展,最终到达淮河流域; 8月末起,由于季风的转变,褐飞虱由我国江淮地区开始向南迁飞,并最终回到海南岛及中南半岛等安全越冬区域。[1]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褐飞虱在全国范围内大暴发,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之后几十年间,随着我国植保工作者的不懈研究和努力,已初步摸清了褐飞虱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其发生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直至2005年,褐飞虱再次大规模席卷了我国大部分稻区,之后两年,褐飞虱的攻击力度一次超过一次,使我国水稻的安全生产蒙受了巨大损失。[1]

分布区域

1、终年繁殖区:北纬19℃以南的海南省南部。
2、少量越冬区:北纬19-25℃之间,又以北纬12℃左右以南为常年稳定越冬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