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抖音百科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是我国培养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燃烧、能源利用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仿真、动力工程及控制等领域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上述领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高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1] 师资力量
热能工程系的前身是清华大学1932年设立的机械工程学系原动力工程组,到1952年才正式单独成立动力机械系。1978年改名为热能工程系。全系现有教授39名,包括科学院院士1名(王补宣)、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蒋洪德、岳光溪)3名、“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名(姚强、蔡宁生、李政、姜培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副教授34名。青年教师38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35名,每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0名左右,现在站20人左右。另外,聘有兼职教授5名。每年招收90名左右本科生、50名左右硕士生和40名左右的博士生。 学科设置
全系设有“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原热能与动力工程)一个本科专业,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个一级学科,下设“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流体机械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其中“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三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并于1988年首批成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作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一级学科和几个重点学科都名列全国前茅。全系下设5个研究所,分别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热能工程研究所”、“动力机械与工程研究所”、“流体机械与工程研究所”和“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研究所”。承担着全系以及部分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开展能源动力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