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炸弹又称深弹(英文:depth charge),是一种用于攻击潜艇的水中武器,通常装有定深引信,在投入水中后下沉到一定深度或接近目标时引爆以杀伤目标。通常由舰船或反潜飞机投放,它的反潜地位已慢慢地被舰载鱼雷或空投鱼雷取代。[1][2][4][3][5]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深水炸弹出现,炸弹利用深水的压力引爆,不是直接击中潜水艇,是通过爆炸在水下制造冲击波。冲击波可炸开敌方的潜水艇,[4]借此来对目标潜艇进行攻击,从而杀伤目标。[6]深弹按其装备对象不同,可分为舰用深水炸弹和航空深水炸弹两大类;按发射方式不同,可分为滑轨式、火炮式和火箭式三类。[7]深弹具有多种用途。使用多管齐射火箭式深弹组成的弹幕不但可以杀伤潜艇,而且还可以拦截来袭鱼雷的攻击,有时也可作为一般的火箭弹使用,打击水面、沿岸目标或破除雷障等。与鱼雷和导弹相比,深水炸弹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造价低廉,战时可以大量地生产和使用,并且适合装备于各种类型的水上舰艇。[2] 英阿马岛海战之后,各国开始重新评估深弹的作用,认为深弹在现代海战中仍可发挥重要作用,鱼雷等反潜武器无法将其取代,特别是在浅水区和水文复杂区域作战时深弹效果更好。[8]深水炸弹与其他反潜武器一起,构成有效的反潜武器体系,在战场上继续占有一席之地。[8]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