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出血

胃肠道出血
胃肠道出血是指胃肠道黏膜及血管破裂的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源于Treitz韧带近端(以上)的出血被称为上胃肠道出血,源于Treitz韧带远端(以下)的出血称为下胃肠道出血。

病因

检查

  • 一、体格检查
  • 1.视诊根据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可排除止血或凝血机能障碍所致消化道出血。
  • 2.触诊若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有胃肠道肿瘤的转移;肝、脾是否肿大,腹部有无包块,对于胃肠道出血的病因诊断也很有意义;肛门指诊对内痔、直肠癌是一个简易的诊断方法。
  • 二、实验室检查
  • 对胃肠道出血的病人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可初步确定出血量的多少;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对于诊断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止血、凝血机能障碍很有帮助;纤维蛋白原测定、优球蛋白测定、3P试验、血FDP测定,对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很有意义;大便隐血试验可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
  • 三、影像学检查
  • 双重[bèi]剂胃肠道造影及钡剂灌肠检查,是诊断胃肠道出血病因的有用方法之一;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于正在出血的病人,特别是小肠出血的病人,是一种较好的检查方法。
  • 四、病理检查
  • 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对消化道病变性质的诊断,用于对肿瘤的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