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贝毒素-抖音百科
pectenotoxins,PTXs,带有聚醚大环内酯[zhǐ]结构的脂溶性海洋生物毒素。由海洋甲藻中的鳍藻属的几个种产生,1984年首次从日本养殖扇贝日本虾夷扇贝中分离得到。 简介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是一类聚醚大环内酯结构的脂溶性海洋生物毒素,是由海洋甲藻中的鳍藻属Dinophysis spp.的几个种产生的毒素,1984年首次从日本陆奥(Mutsu)湾的的养殖扇贝日本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消化腺中发现鉴定。具有很高(小鼠致死剂量实验数据存在冲突,因此无法给出结论性数值)的小鼠腹腔注射致死毒性。自从被发现以来,其所发现的地理区域不断扩大,我国亦有发现。已报道发现的PTXs来源生物为鳍藻属的Dinophysisacuta、D.fortii、D.acuminata、D. caudata、D.norvegica、D.norgevica、D.rotundata、D. infundibulus和D. sacculus几种。无论是含量、频率,还是产毒藻的种类,PTX-2是在鳍藻中发现的最主要的PTXs类毒素组分。鳍藻难于在实验室培养,以及标准毒素的匮乏是限制深入研究的最大困难。 化学结构
PTX-1—PTX-7和PTX-10最初都是从日本扇贝中发现的。PTX-1的结构是1984年从日本养殖虾夷扇贝中分离鉴定的第一个PTXs化合物。已从世界各地微藻和贝中发现了20多种PTXs组分结构。PTX-2是唯一由Dinophysis fortii产生的此类化合物,其他大多数PTXs同系物则是PTX-2在贝中生物转化或提取过程中的人为转化产物。PTX是含有2个磺酰基的多环聚醚类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00种PTX同系物从浮游植物和贝类中被发现,但是只有大约40种PTXs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NMR )和/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等技术和方法得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