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喜马拉雅亚种

食肉目熊属亚洲黑熊种下的亚种
黑熊喜马拉雅亚种(学名:Ursus thibetanus laniger)是食肉目熊科哺乳动物。身体粗壮。头阔,吻较短。除胸部具有白色或黄色新月形斑纹外,全身被著富有光泽的漆黑色毛;鼻面部棕褐色[zhě]色。颈侧部毛较长,成毛丛状;胸部毛最短;前足腕垫发达,与掌垫相连;前后肢趾呈黑色。通常以四肢行走,掌行式,但是也能用后腿站起。擅长上树和游泳。喜欢在海拔1000到3000米的山林居住,到了冬天就迁移到低海拔地区。杂食性,春天以山毛[]等的新芽为食,夏天主要以蚂蚁、蜜蜂等昆虫为食,秋天主要橡树栗子等果实为食。分布于印度西北部、克什米尔和喜马拉雅脉地区。

形态特征

黑熊喜马拉雅亚种亚洲黑熊的亚种之一。体长约120~190厘米,体重约100~250千克;公熊比母熊大很多。前、后肢均具5趾,[zhí]行性,肩部较平,臀部稍大于肩部。头部宽圆;吻较短;吻鼻部棕褐色或赭色,下颏白色。鼻端裸露;眼小;耳长约10至12厘米,被有长毛。颊后及颈部两侧的毛甚长,形成两个半圆形毛丛。胸部具有白色或黄白色月牙形斑纹。颈的两侧具丛状长毛。胸部毛短,一般短于4厘米。尾很短,约长7至8厘米。四肢粗健,爪弯曲呈角黑色,前足爪长于后足爪。前后足均肥厚,前足的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掌垫与趾垫间有棕黑色、灰黑色短毛;后足蹠垫宽大肥厚,蹠垫与趾垫间也有棕黑色、灰黑色的短毛。
黑熊喜马拉雅亚种

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