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暄是一位历任隋罗州刺史、唐高州首领的将领。在590年,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岭南很多首领也起兵响应。当时,冼夫人遣其孙冯暄将兵救广州,但由于与王仲宣的部将、泷水豪门陈佛智关系亲密,冯暄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冼夫人发现后,将其问罪下牢,改派另一孙子冯盎出讨叛军,最终与隋官军鹿愿会师,共败王仲宣。隋文帝为冼夫人的举动赞叹,特降敕书慰劳。冯盎因协助隋军平叛有功,拜为高州刺史,次孙冯暄也被赦,拜为罗州刺史。冯暄出自长乐冯氏,是陈朝、隋朝将领冯仆的次子。[1][2] 人物生平
590年,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岭南很多首领也起兵响应。冼夫人遣其孙冯暄将兵救广州,冯暄因与王仲宣的部将、泷水(今广东省罗定)豪门陈佛智关系亲密,按兵不动,贻误战机。冼夫人发现后,大怒,将冯暄问罪下牢,改派另一孙子冯盎出讨叛军,与隋官军鹿愿会师,共败王仲宣。隋文帝为冼夫人的举动赞叹,特降敕书慰劳。其孙冯盎因协助隋军平叛有功,拜为高州刺史,次孙冯暄也被赦,拜为罗州刺史。 隋开皇末年,罗州刺史冯暄讨贼帅李大檀,并平之,传首军门。承制署首领为州县官而还,众皆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