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榆(拉丁学名:Ulmus pumila 'Jinye'[3]),别名为美人榆、中华金叶榆,[1]为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木,系白榆变种。[5]其生长区域北至黑龙江、内蒙古,东至长江以北的江淮平原,西至甘肃、青海、新疆,南至江苏、湖北等省。[4] 金叶榆高3~5米,[1]树皮灰褐色,[1]单叶互生,叶片卵状长椭圆形,叶片为深绿色,并在秋季变成暗黄或黄色,最终变成浅金色,[2]先端尖,基部稍歪,边缘有不规则单锯齿。叶腋排成簇状花序,翅果近圆形,种子位于翅果中部,每年3至4月开花,4至6月结果。金叶榆的适应性极强,无论是寒冷的北方还是温暖的南方,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它耐寒、耐旱、耐盐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茁壮成长。[7]
金叶榆生长迅速,枝条密集,具有非常高的耐修剪能力,可培育为乔木、灌木和工艺造型等丰富多变的苗木类型,应用于城乡道路、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小区庭院、荒山复绿等工程。金叶榆也有很好的滞尘释氧能力,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金叶榆的叶片、果实、树皮均可食用且营养丰富,若种植在防震减灾区域、城市应急广场处,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可作为应急救难的食物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6] 金叶榆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叶植物品种,它的培育成功,为中国寒冷、干旱及盐碱地区提供了一个乔灌皆宜的优良彩叶植物新品种,突破了黄叶树种往北不能过北京的局限,结束了中国寒冷地区园林行业没有黄色树种的历史。[4]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