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修志始于后魏,明正德年间尚有旧志残本。现存最早的是明正德十年(1515)王深督修、吴宗器等编纂[zuǎn],嘉靖二十二年(1543)知县杨鹄增补的 《莘县志》。其次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刘维祯编辑的《莘县志》,清光绪十三年(1887)张朝玮督修、孔广海编纂的《续刻莘县志》和民国26年(1937)王嘉猷[yóu]督修、严绥之等纂修的《续修莘县县志》。 内容简介
新编《莘县志》 自1982年7月起步,搜集资料2000余万字,图片1000余幅。本志从事物发端记起,下限一般断于1987年。全书除首设彩页、序言、凡例、目录,末设1988-1996年大事纪要和后记外,设27编,依次为:概述、大事记、建置、人口、自然环境、农业、林业、养殖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税·金融、城乡建设、经济综述、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人事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政、民俗·方言、人物、杂志。除概述、大事记、杂志编外,其他编下均设章,章下一般依次列节、目,共112章、358节。
新编《莘县志》突出了经济内容的记述。全志27编中经济类占10编,编目和篇幅均超过全志的1/3。政治类突出记述了境内作为革命老区、冀鲁豫边区中心区、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的历史和中共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莘县赢得“平原小延安”美名的史实。文化类中,特色显著的有解放初期轰动全国的“冬学扫盲运动”;有唐碑、宋塔;有烈士陵园;有回民查拳、刘菜园杂技以及曾被选为“中国一绝”的“火狮子”等。民政编突出拥军优属。民俗·方言编将陋习革除和新风尚各设一节以彰兴废,方言采用国际音标注音,并收集大量地方特色浓郁的民谚和歇后语等。杂志编分6部分:一、旧志序言;二、历代诗文;三、碑刻铭记;四、史迹考略;五、轶闻传说;六、文献辑存。 莘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