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

巴彦游击队改编而成的红军部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是由巴彦游击队改编而成的红军部队。1932年11月巴彦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军长独立师师长张甲洲,第一政委(一说政治部主任赵尚志。1933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番号取消。

基本情况

巴彦抗日游击队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共满洲省委在北满首创的一支抗日武装,这支抗日队伍的创始人是张甲洲。
1932年11月中旬,巴彦抗日游击队休整后准备开始第二次西征。这时,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吴福海来队,带来满洲省委两条指示:一是把巴彦抗日游击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二是打土豪,分田地,执行南方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政策。当时巴彦抗日游击队的兵力不足于编一个军,但遵照省委先给部队番号后发展的原则,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36军江北独立师,中国工农红军36军的番号保留,没有建立军部,红36军只辖江北独立师一支部队。张甲洲任军长兼独立师师长,赵尚志任第一政委,吴福海任党代表兼第二政委。各大队都改为团的编制。此外,师部还直辖教导队卫生队两个直属队。改编以后,精简下250多名年老体弱的战士。
巴彦抗日游击队改编工农红军36军以后,执行中央苏区土地革命时期政策,每到一个地方就打击地主,把浮财分光。自从执行这项政策以后,有些情况产生了变化。原来大多数地主对游击队是支持的,给粮食、给武器;自从执行这个政策以后,他们就不在给游击队送粮食、送武器了,部队甚至受到地主武装的进攻。此外,部队上有些地主家庭出身的指战员,也渐渐离队。由于不再执行抗日统一战线,加之未能正确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使部队遭受不应有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