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刀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戚家军于台州抗倭战场上所使用的主要兵器。[1][2]
明朝末年日寇不断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领大军围剿,发现日寇兵器较明军优良, 于是通过一定渠道向日本购买兵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连戚继光持刀也改成类似日本刀造形之单手刀,后世称为戚家刀。[3]戚家刀刀型总长五尺,刀身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刀身修长,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戚继光将军在抗倭战斗中,认真总结了日本刀法,同时收集吸收中国民间其他刀法优点,最终形成了戚家刀法。[1]戚家刀帮助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获得近百次战斗胜利,成为明清两代被广泛使用的部队装备。[4] 2021年,戚家刀被列入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初,台州戚家刀协会成立,无偿教授戚家刀法。[5] 发展历程
戚家刀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