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觉罗·胤祐(1680年8月19日—1730年5月18日),男,满族,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七子,生母是出身低微的成妃戴佳氏,其父亲为内务府七品小官司库。[2] 爱新觉罗·胤祐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胤祐出生时右腿有残疾,由叶赫那拉氏的惠妃抚养长大。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年仅16岁的他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噶尔丹,因战功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晋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祐晋封多罗淳郡王。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正蓝旗满洲都统延信出征西陲,胤祐奉命管理正蓝旗三旗事务,他恪尽职守,改善了军中颓靡之风。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胤祐晋封和硕淳亲王,后因疾病解除旗务。雍正八年(1730年)四月初二,胤祐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谥号“度”。胤祐一生谨慎安分,未参与“九子夺嫡”,生平育有七个儿子、十个女儿。[2] 人物生平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奉命统率镶黄旗大营随康熙出征葛尔丹,以功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晋封贝勒。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晋封多罗淳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