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英文名:Institute of Deep-se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缩写:IDSSE,CAS), [1]简称“深海所”。[2]是直属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半岛,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方联合于2011年共建,2016年5月建成投入正式运行。 [1] 2013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立了深海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实验室。[3]次年,深海地球物理与资源研究室和深海信息技术研究室成立。[4] [5]2015年6月,深海所正式获得中编办批复,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6]2017年,中国科学院依托深海所筹建了中科院深海技术创新研究院。 [7]次年8月,深海所获准成立海南省“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8]11月6日,深海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深海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9]2020年8月,深海所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组织的“2020年南海深潜及远海鲸类科考航次”完成全部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三亚。[10]2024年5月,深海所的“探索二号”科考船完成了一次历时14天的科考航次。[11]6月,深海所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取得新进展。[12]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依靠深海工程技术与装备、实验平台和基础设施,结合所处的区位优势,开展相关深海科学问题研究。深海所不仅开展与深海有关的科学问题研究,同时以深海观测方法与仪器设备、深海潜器技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发展与海洋科学研究、深海开发结合密切的深海工程技术与装备,从装备、条件和设施上支撑开展深海科学和海洋工程的研究。[13]深海科学研究部下设8个基本研究单元。深海工程技术部下设7个基本研究单元。[1]
截至2024年,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占地约109亩,总建筑面积50183.95平方米。 [1]深海所在职职工260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15人,职员系列岗位42人,工勤系列3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5人。职工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8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118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