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斯·罗可辛

克劳斯·罗可辛
克劳斯·罗可辛(Claus Roxin,1931年5月15日—),德国法学家。他作为刑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在德国国内及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世界已有14所大学向他颁发荣誉博士头衔。

个人经历

罗可辛生于汉堡,于1950年至1954年就读于汉堡大学,毕业后为亨克尔教授作助教。1957年他凭借《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和法律义务之特征》(Offene Tatbestände und Rechtspflichtmerkmale)为题的论文获得博士头衔。1962年又因为对《共同犯罪和犯罪主导权》(Tä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的研究通过了大学授课资格考试。
1963年,年仅32岁的罗可辛成为哥廷根大学的法学教授。1966年他参加了《德国刑法典》总则部分所谓“选择性草案”的制定和提交工作。这部在当时极富自由精神和创新意义的“草案”,对联邦德国的刑事法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罗可辛也参加了刑法典分则部分“选择性草案”的编写工作,该草案于1968年至1972年分四卷出版。
当时,包括罗可辛在内的一些德国和瑞士的法学家不断探讨刑法的改革。1973年,他们公布《监狱管理法》的“选择性草案”,引发了刑法学界的争鸣。他们即于1980年又公布了《刑事诉讼法》的“选择性草案”。(见德国刑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