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井英一-抖音百科
岩井英一,日本间谍、外交官,1899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爱知郡中村,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岩井公馆的主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外务部门迫切需要一个针对国民政府的情报机关进行情报搜集、分析,以便为下一步的侵华战争做决策参考。正因如此,日本外务系统的日特机关特别调查所于1938年4月在上海应运而生,特别调查所由岩井英一统领。上海的日军及汪伪特务组织的活动经费全由岩井英一掌握核发,取得了操纵、干预日伪特务组织的权力,而且岩井英一还有强烈的政治野心,图谋在中国建立和扩张势力。因此,对运作这一特务机关十分卖力,受到日本外务部门的夸奖。1945年日本战败后,岩井英一回国。[1] 早年生涯
岩井英一,日本外交官,著名的特务机关岩井公馆的主人,1899年10月10生于爱知县爱知郡中村大字稻叶地,其父名津田德三郎.1912年4月,岩井入爱知县立第一中学,1917年3月毕业,翌年8月入东亚同文书院第18期商务科,1921年6月毕业。同年8月任外务通译生 ,派驻重庆领事馆,实际在外务省电信课工作。翌年2月派驻汕头领事馆.1924年7月获准回国休假,8月与大阪府人堀内富久子结婚,12月任外务属,在外务省情报部第1课工作.1926年5月,任外务书记生,派驻长沙领事馆,单身赴任.4月3日,汉口因日本人向华人施暴,抗日情绪高涨,岩井撤离长沙领事馆,在汉口避难;8月返回长沙.1928年6月,处女论文在母校东亚同文书院办的杂志上刊登;9月,获准回国休假;11月,被授予大礼纪念章.1929年1月,任外务属,在外务大臣官房电信课工作;10月发表《满洲问题解决之客观的考察》,强调和平解决满洲问题.1931年5月,在外务省带头反对外务省的减薪,因此于11月被贬往上海总领事馆。翌年2月单身赴任,在新设的上海公使馆情报部工作;定居北四川路头的千爱里15号,1934年与在沪的蓝苹(江青)及所依傍的崔万秋,王莹及所依傍的新声通讯社记者袁学易(即袁殊)有往来。 岩井公馆
1936年调任驻成都总领事馆代理总领事,发生大川饭店事件。1937年12月,任上海副领事,叙高等官7等,陪同该馆情报部长河相达夫视察宁沪占领地.1938年2月,叙从7位,叙勋7等,授瑞宝章,单身赴上海任.4月,任特设的外务省情报部直属机关——上海总领事馆特别调查班负责人,应负责汪精卫工作的影佐祯昭大佐的要求,组织华人政党组织,发动以袁殊为中心的兴亚建国运动,被推举为兴亚建国运动本部(岩井公馆)总顾问。10月,为搜集汪精卫从重庆逃出的情报,在香港总领事馆兼职。此年,特别调查班刊行《关于武汉陷落之前抗日战线的动向——主要从左翼看国共合作的将来》.1939年3月,刚毕业的上海东亚同文书院第36期学生有加入特别调查班的,大川塾出身及拓殖大学的毕业生前后有十几名加入该调查班;不久,日军在华中最高行政机构——兴亚院华中连络部开设,这主要是因为军方在侵华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故成立了以军方人物为主的该部。岩井的工作在一定程序上纳入了该部的范围,这对岩井借助军方的势力益见方便.9月,《特调班月报》第1号发行.10月,兴建运动获得40多万大众,完成结成新党的准备.11月,为了让日本政府了解,岩井带运动最高级干部8名赴东京,拜见了阿部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