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兔

哺乳纲兔形目动物
海南兔(学名:Lepus hainanus Swinhoe),俗称野兔、草兔等,为兔科兔属的哺乳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海南省。海南兔没有亚种分化,是中国野兔中体型最小、毛色最艳丽的一种。它的体长不到40厘米,体重1.5千克
海南兔是一个独居的动物,主要在夜间活动,以黄昏或黎明时活动最频繁。该种既不冬眠,也不夏蛰。海南兔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中国珍稀动物红皮书列为渐危。[1][2][3][4][5]

形态特征

海南兔的外部形态特征与草兔大体相似,体形较小,头小而圆。耳朵向前折时能超过鼻端,通常比后足长,与雪兔塔里木兔不同。体长35~39厘米,尾长4~7厘米,后足长9~12厘米,体重1.1~1.8千克
海南兔的体背毛色调比华南兔鲜艳,毛较柔软,头顶和体背毛棕黑色,腹毛多为乳白色,体侧棕黑成分减少,由棕黄和棕白相混杂。背毛毛尖一般为棕黄色,接着为黑褐色,毛干淡棕色,毛基以及绒毛则多为灰棕色。冬毛比夏毛更鲜明。眼先和眼眶周围白色。耳上缘毛长,棕黄色,下缘毛短,白色,形成一白边。颏部纯白色,颈下棕黄色,前肢棕褐色,后肢内侧棕黄,外侧白色。四肢趾掌为乌棕色。尾的上面黑色,下面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