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力

极性分子固有偶极间存在的力
取向力(dipole-dipole attraction)又称定向力,是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称为取向力,又叫定向力。因为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发生相对转动,极性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并由静电引力互相吸引。当分子之间接近到一定距离后,排斥和吸引达到相对平衡,从而使体系能量达到最小值。极性分子固有偶极间存在作用力是葛生(Keeson)于1912年首先提出来的,因此取向力也称为葛生力。
取向力的本质是静电引力,取向力与分子偶极矩的平方成正比,与热力学温度成反比,与分子间距离的3次方成反比。

简介

极性分子本身存在的正、负两极称为固有偶极。当两个极性分子充分靠近时,固有偶极就会发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取向(或有序)排列。这种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称为取向力,又叫定向力。
取向力只有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才存在。取向力的本质是静电引力,其大小决定于极性分子的偶极矩。分子的极性越强,偶极矩越大,取向力越大。如:HI、HBr、HCl的偶极矩依次增大,因而其取向力依次增大。此外,取向力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取向力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