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沟之战

战争战役
公元1122年,北宋宣和四年。北宋与金约攻辽国。十五万宋军进攻燕云十六州,适辽国兵败于金,以哀兵一战击破之,宋军大败,尸横百里。

简介

1122年,辽国的形势急转直下,西京已被金军攻陷,天祚帝抛弃[]重,率轻骑疾驰逃入夹山避难(内蒙古大青山附近,据传此地很隐蔽,只有辽国宗室知道,外人无法找到。)燕京实际上已成为夹在宋金两国之间,孤悬于外的辽国飞地了。
宋朝君臣见到这一片大好形势,一个个磨拳擦掌,喜形于色认为燕京已是垂手可得了,此时不取更待何时?四月宋朝正式撕毁了两国之间相互信守120年的澶渊之盟宋徽宗下诏以收复燕云,恢复汉地,讨伐无道为名对辽国宣战,童贯率十五万宋军从京师出发,以种师道为都统制节制各路宋军。临行前,宋徽宗授与童太师御笔三策作为指导平燕战争的三项基本原则。“如燕人望风投降,上也;燕王纳款称藩,中也;燕人不服,按兵巡边,下也。”闹了半天宋徽宗是想要追求《孙子兵法》里用兵打仗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现实很遗憾,偏偏不给宋朝作脸。
童贯到达前线后,派人前往燕京劝降天锡帝耶律淳,被耶律淳所杀。童太师此计不成,又生一计,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派人策反辽国易州豪强史成献城投降,被史成逮捕送往燕京砍了脑袋。童贯非常不理解辽国都已经混到这步田地了,怎么还这么顽固啊!思来想去还是赏格不够丰厚,承诺不够郑重的缘故。遂命马政之子马扩携带徽宗手诏,以裂土封王为诱饵,抚谕耶律淳纳土归宋,并在边境地区出榜以优厚的待遇,招抚燕民归降。童贯在榜文中极力将宋军美化为“文明之师,正义之师”,自称“吊民伐罪”,如“骚扰百姓,军法从事”等等。据说招降赏格高得惊人,如果有人献燕京城来归,即可除授节度使宋朝节度使虽说没有实权,但确是授予武将的最高头衔,非大功者不能授予。由此可见,宋政府对收复燕云的迫切程度可谓是“望穿秋水”了。俗话说得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涿州当地的大土豪,地方“首富”刘宗吉暗中就与宋军搭上了线,妄图开城投降,刘大官人的“地下工作”显然做得不到家,辽方已有所察觉,刘大官人仓皇逃入宋朝军中寻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