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仙人洞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9月,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74.7公顷。区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分布维管束植物108科399属831种,苔藓植物140种,真菌类植物67种,地衣植物66种。在植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银杏、紫杉水杉、人参);稀有耐寒的三桠钓樟海州常山、兰果紫珠八角枫玉铃花盐肤木等十余种亚热带植物在区内成片分布,种群具有相当规模;赤松栎林顶极植物群落是目前亚洲面积最大的现存群落。区内有脊椎动物375种,其中哺乳类38种,鸟类278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鱼类32种;无脊椎动物1500余种。在动物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紫貂金雕白尾海雕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动物226种;辽宁省重点保护动物58种。

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庄河县仙人洞镇,地处辽东半东千山山脉南

自然环境

保护为剥蚀低山,具有冰川遗迹。区内山高沟深,海拔200~680米,最高峰栗子房岭海拔681米。仙人洞地质构造古老,地貌景观奇特,奇峰怪古林立,令人叹为观止。本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海洋气候影响,空气清新。年均温8.8℃,无霜期170天。年降水量近900毫米。莫纳河、小峪河流经保护区,区内近百条沟岔又与两水相连,形成众多的林间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