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又称“下沙大学城”,是校企联合创新发展引领区和宜学宜居宜业的科教新城,打造引领未来的产学研一体、面向长三角的创新人才聚集地和可持续创业基地,位于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属地杭州市钱塘区,占地10.91平方公里。[1][2]
2000年8月7日,浙江省政府决定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下沙高教园区,规划占地10.12平方公里,可容纳15所工科高校,预计在校生13-15万人。园区分为东西两区,首期工程为西校区,占地3.8平方公里,计划入驻6所高校,预计容纳5.8万名学生。园区建设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工程,由杭州市主导,省教育厅协助,省市相关部门及高校参与。2001年部分校舍竣工并投入使用,西区完成基本建设,东区开始建设。2004年东区基本建成。2005年开始,十四所大学陆续搬迁进园,大学城初具规模。[7][8] 截至2022年,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拥有14所高等学校,25万大学师生,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00多个、重点实验室40多个,是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园区。[2] 发展历程
筹建和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