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芳

淮剧表演艺术家
徐桂芳,原名徐贵圃,江苏省盐城县人。上海淮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1951年凭借《岳母刺字》一剧荣获演员一等奖。运用老生“马派自由调”揉合自身高吭嘹亮的嗓音特长,创造了“徐派”唱腔。在《杨八姐游春》、《探寒窑》、《大禹治水》与《牙痕记》等剧中,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中老年妇女艺术形象。

人物生平

徐桂芳(1913~1988),原名徐贵圃,江苏省盐城县人。上海淮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出身贫农之家。祖辈均以香火“僮子”为业。幼得其父徐连本亲授“忏词”。他七岁登台,演小旦。他十岁师承陈玉庚学习淮戏,工花旦,取艺名——徐桂芳。十四岁,他随其二哥徐华圃来沪拜沈长发为师,学“包头”(即男饰旦角),初露头角,名声渐著。后来由于他嗓音有所变化,便改演老旦,广受好评。[1]
周恩来总理接见淮剧演员
擅演剧目有《隔墙相会》、《对舌》、《盘骂堂》、《千里送京娘》与《双槐树》等。《机房教子》中扮演秦雪梅,为其拿手杰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加入麟童剧团,改演老旦。民国35年(1946年)与马麟童合演《雷打张聚宝》(清风亭)一剧,首演老旦,在与马麟童先生合演《岳母刺字》时,临场挥毫,书写“精忠报国”四字,博得满场掌声。从此,徐便专以老旦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