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火子,生于1911年,1990逝世,曾用名刘佩生、刘宁。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台山。 人物生平
刘火子,广东台山人。家境贫寒,读完小学后就在香港打工谋生,靠自学成才。1927年(民国16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人士撤至香港,他受到进步思想影响,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0年代初在中学任教,开 始撰写文艺评论,并出版诗集《不死的荣誉》等。
1935年学习世界语。曾同曹乃飘同志组织香港世界语协会。三十年代末期,曾帮助Braun 和Elpin搜集中文资料,编辑《远东使者》杂志,进行抗日宣传。1940年曾任国际世界语协会驻香港代理员。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上海世界语协会会长。 1934至1937年在香港从事教育工作,并利用文学形式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6年(民国25年)11月,参与组织香港进步团体联合发起的追悼鲁迅先生大会,任大会执行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新闻出版界,曾任香港《大众日报》记者,《珠江日报》采访主任,香港微光出版社、韶关《建国日报》编辑,桂林《广州日报》采访主任,并以战地记者身份到华南战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