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红沿河核电站

位于大连市红沿河镇的核电站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HONGYANHE NUCLEAR POWER[1])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瓦房店市红沿河镇,[4]是东北地区首个投入商运的核电基地,由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大连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2]
1978年,辽宁红沿河核电站项目开始厂址筛选工作,最终选址渤海辽东湾东海岸,南距大连市110公里,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次规划、分期建设。2007年8月18日,一期1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采用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四台单机容量为111.8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广核工程设计公司牵头负责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由国内企业为主负责。2013年6月6日,一期1号机组完成试运行试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投入商运的核电基地。[2]2015年,二期工程(5、6号机组)开工建设,采用中广核全面升级的ACPR1000核电技术,实施了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非能动应急高位冷却水源、非能动堆腔注水等38项技术改进,具备三代核电技术特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6]2016年,一期工程1、2、3、4号机组全部建成投产。2021年7月31日,二期工程5号机组建成投产。2022年6月23日,6号机组建成投产,标志着红沿河核电项目一期和二期工程至此全面建成。[3][5]同年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7]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671万千瓦,6台机组年度发电量可达48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等效于减少标煤消耗约145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93万吨,相当于种植10.8万公顷森林。[5]2024年5月,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获评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是中国核电领域第一家获认定单位。[8]

发展历史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原称辽宁温坨子核电站,1978年开始厂址筛选等工作,1995年国家计委批复了项目建议书,其间经过十几年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