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尔角

皮特尔角
皮特尔角(法语发音:[pwɛ̃tapitʁ];瓜德罗普克里奥尔语:Pwentapit, [pwɛ̃tapit],或简称Lapwent, [lapwɛ̃t])是瓜德罗普第二大城市,仅次于莱阿比姆。瓜德罗普是法国在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一个海外大区和部门,皮特尔角是一个副省级城市,是皮特尔角区的行政中心。尽管皮特尔角不是瓜德罗普的行政首都(这一荣誉属于巴斯特尔),但它无疑是该地区的经济首都。居民被称为“Pointois”。它是莱阿比姆都会区的一部分。哈里·杜里梅尔是皮特尔角现任市长。

历史

法国殖民当局长期以来一直考虑在皮特尔角当前位置建立一个城市,位于瓜德罗普两个主要“岛区”(巴斯特尔岛和格兰德特尔)的交汇处,但1713-1730年间的几次尝试因不健康的沼泽地而失败。在英国占领瓜德罗普期间(1759-1763),一个定居点出现在俯瞰沼泽的山丘上。1763年瓜德罗普归还法国后,皮特尔角市在总督加布里埃尔·德·克利乌的领导下,根据1764年的皇家法令正式成立,随后几年沼泽地被排干,从而允许城市的城市发展。城市的发展相对迅速,部分归功于私掠船。然而,在1780年,一场大火完全摧毁了这座城市。63年后的1843年,它又被地震摧毁。皮特尔角的历史被许多灾难所标记:1850年、1871年和1931年的火灾,1851年和1897年的地震,以及1865年和1928年的飓风。这座城市还经历了几次霍乱疫情。尽管如此,它的位置和大型避风港使皮特尔角成为瓜德罗普最大的城市和经济首都。

名称由来

皮特尔角的名字,字面意思是“皮特尔的[jiǎ]角”,通常被认为来源于一位名叫“Pieter”的荷兰犹太水手/渔夫,他在17世纪定居在今天的皮特尔角市中心南部的一个岬角上,面对着Îlet à Cochon(“猪岛”)。这个岬角后来被称为“Pointe-à-Pieter”(“彼得的岬角”),再后来变成了“皮特尔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