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体

分布于植物地下贮藏器官的质体
白色体是质体的一种,不含色素,多存在于植物的分生组织和储藏组织中,分布在植物体内不见光的部位,具有储藏淀粉、蛋白质和油脂的功能。这类质体是由于前质体在发育分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黑暗中,发育的顺序发生了改变,使内部的膜结构形成了片层体。如果将发育成熟的具有叶绿体的绿色植物置于黑暗中,这种植物的叶绿体也会转变成白色体,原因是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膜会破裂并互相融合形成典型的片层体结构,叶绿体就变成了白色体。有些细胞的白色体含有原叶绿素,见光后可以转变成叶绿素,所以白色体也能在光下变成叶绿体。广义的白色体还包括未经照光而退化的叶绿体,即黄化叶绿体,它们缺乏活化的色素,会使叶片呈现淡黄色而非绿色。

基本简介

白色体不含色素,存在于甘薯、马铃薯等植物的地下贮藏器官中。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造粉体、造油体和造蛋白体。在植物发育过程中,质体可以相互转化,如有色体和叶绿体的相互转化。白色体的外型通常呈不规则,可以如变形虫似的改变外型,大小通常比叶绿体小得多。
马铃薯块茎内的淀粉体(白色体的一种)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