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通-抖音百科
罗通(1390—1470 年),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明朝将领,曾任御史、交趾清化州知州、户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广西容山闸官、东莞河泊所官、兵部员外郎 、右副都御史、太子太保、右都御史等官职。[1] 永乐十年(1412年),罗通考中进士,任御史后巡按四川,因弹劾不法官员而闻名。后因直言时政失误被贬为交趾清化州知州。宣德元年(1426年),黎利造反,王通战败欲割地,罗通坚守清化,最终逼退贼人,回京受奖。宣德时期,罗通改任户部员外郎解决宣府军饷运输难题,正统初年(1435年—不详),罗通升兵部郎中,随王骥整饬边务,后因被指贪污贬官。明景帝朱祁钰监国时,罗通被起用为兵部员外郎守居庸关,以汲水灌城之法退敌并追击获胜。景泰元年(1450年),罗通参赞军务兼理都察院事务,因言论引发争议,后又提诸多建议获批准。景泰二年(1451年)被召回,加太子太保。景泰四年(1453年),罗通进升右都御史继续参赞军务,天顺三年(1459年)退休,成化六年(1470年)去世,获朝廷礼葬。[1] 罗通虽有文武之才,但也有好说大话、与于谦抵牾等争议。弘治年间耆老疏请为其立祠,居庸建有表忠祠以表其忠。[1] 人物生平
永乐十年(1412年),罗通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御史,奉旨巡按四川。都指挥郭赟[yūn]与清军御史汪淋中相互勾结,罗通上奏弹劾,将他们逮捕治罪。三殿失火,他与同官何忠等人极力指出时政的失误。因为违逆了皇上的心意,罗通被派出任交趾清化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