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Harvey(大卫·哈维)是当代西方地理学家中以思想见长并影响极大的一位学者。他1935年出生于英国Kent的Gillingham,1957年获剑桥大学地理系文学学士,1961年以《论肯特郡1800~1900年农业和乡村的变迁》一文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随后即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访问进修一年,回国后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理系讲师。
人物经历
1980年代中期,有关后现代的讨论开始盛行,后现代主义的讨论淹没甚至取代了资本主义研究。哈维想:已经撰写了《资本的限度》,已经就第二帝国的巴黎做了全面的研究,了解现代主义的起源,对城市化了解颇多,那么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就这一新的主题提出新的看法呢,于是哈维又对后现代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1989年出版了《后现代性的条件》(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一书。这部著作被普遍认为是对后现代社会秩序与非秩序性的精彩的阐述。
他指出,后现代主义城市反对 现代主义的那种理性规划,而倾向于个性化的美学追求,“空间属于一种美学范畴。”他在2000年又出版了另一本讨论后现代性的著作《希望的空间》(Spaces of Hope)中。在这部著作中,哈维强调后现代性是一种新的对时间与空间的经验方式,即对时间与空间的高度“压缩”,生活变的急促而空虚。他从地理学家特有的角度提醒人们,地理考察是认识人与人差异的重要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