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钛集团

中国钛材料加工、科研领域的领军企业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集团)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三五”期间为满足国防军工、尖端科技发展的需要,以“九〇二”为工程代号而投资兴建的国家重点企业,原名902厂,1972年更名为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隶属于中国冶金工业部;1983年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主管;1999年划归中国稀有稀土集团公司管理;2000年下放到陕西省,隶属于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工厂整体改制为宝钛集团有限公司。[1][2]
宝钛集团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形成了从海绵钛矿石采矿到冶炼、加工及深加工、设备制造的完整钛产业链,主导制定中国钛领域90%以上的标准,为中国钛工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石[3]。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的胜利下水、第一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地面、首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嫦娥”工程、C919等重点项目工程都有宝钛集团作出的重要贡献[2]。2020年,宝钛集团主导制定的ISO 23515《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s—Designationsystem(钛及钛合金命名系统)》正式发布实施,填补了中国在国际钛牌号命名规则及牌号化学组分范围的空白[4]。2023年3月19日,宝钛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5]

发展历程

公司1999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首批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武器装备生产科研资格许可证”。2006年宝钛集团被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7年被中组部、人事部、国防科工委等五部委授予“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同年,国家科技部、发改委以宝钛集团为核心在陕西宝鸡创建了“中国钛谷”和新材料产业基地;2008年被被国家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9年企业又先后被国家科技部、陕西省科技厅批准为“钛及钛合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陕西省钛锆[ni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公司被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宝钛集团获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1年,公司被确定为“陕西省创新试点企业”。2011年6月,宝钛集团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6]同时,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宝钛;被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国防科技和航空工业办公室授予陕西省军民结合重点企业。
宝钛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