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宪

北周齐炀王
宇文宪(545年—578年8月16日),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北周文帝宇文泰和达步干氏之子,北周齐炀王。[1]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宪晋封安城郡公。孝闵帝宇文觉即位后,授任宇文宪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明帝宇文毓即位,授任大将军。武成(559年—560年)初年,宇文宪被任命为益州总管兼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及益州刺史,晋封齐国公,食邑一万户。天和三年(568年),宇文宪为大司马,兼任小冢宰,仍担任雍州牧。建德七年(578年),武帝驾崩,宣帝宇文贇即位。周宣帝忌惮宇文宪,派人把宇文宪勒死时年三十五岁。之后周宣帝任命于智为柱国,封齐国公,谥号齐炀王。[1]

人物生平

通达机敏

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宇文宪出生,字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武帝宇文[yōng]的异母弟,母为达步干氏。初封涪城县公。少年时与宇文邕一起学习《诗经》、《春秋》,都能综合要点,得其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