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轨(生卒年不详),字玄轨,是隋朝时期的一位循吏,河南洛阳人。他的父亲赵肃是西魏廷尉卿。赵轨年少好学,行为检点,北周时期起家为蔡王(宇文兑)的记室,后迁卫州治中。隋文帝杨坚即位后,授他齐州别驾,赵轨因其能干而声名鹊起。他以清苦著称,行为端正,深得人民爱戴。在任期间,他鼓励监督官民,开辟三十六门,灌溉田地五千余顷,使百姓受益匪浅。赵轨历任原州司马、硖[xiá]州刺史、寿州长史等职务 ,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政绩和恩德。晚年回乡,卒于家中,享年六十二岁。他的两个儿子赵弘安、赵弘智也都是知名人物。赵轨因其良好的操守而被历史传颂,著名的故事《赵轨还椹》也流传至今。 简介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物,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hé]阳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京师,诏与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时卫王爽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后数年,迁硖州刺史,抚缉萌夷,甚有恩惠。寻转寿州总管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 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秩满归乡里,卒于家,时年六十二。子弘安、弘智,并知名。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