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装置

刹车装置
刹车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汽车部件,通过刹车片与轮鼓或碟盘间的摩擦作用,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并消耗掉。对于高性能的汽车来说,可靠稳定的刹车装置至关重要。手动刹车装置已有数百年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动力刹车形式,如气压刹车、真空刹车和液压刹车。

发展历程

早期的汽车通常采用带式刹车或蹄式刹车,这些刹车装置位于后轮上并通过机械连接到操纵杆或踏板。1904年,雷努夫获得前轮刹车的专利,两年后由爱伦改进并于1909年应用于阿吉尔车型。福特在1900年代初提出了可替换的分离式闸衬设计,随后出现了与钢闸轮或铸铁闸轮匹配的不同类型的闸衬。1902年,雷诺发明了具有两个铰链闸瓦的标准闸轮,通过凸轮将闸瓦分开。自1919年起,德汪德等人在液压辅助伺服刹车领域取得了多项专利。1920年,本迪克斯等人引入了双伺服刹车,以提高刹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906年的达拉克型刹车采用了现代刹车的基本原理,即圆盘形设计。随着时间推移,刹车装置的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电子传感器的应用,以增强灵敏度和可靠性,确保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停车。[1]

常见类型

鼓式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