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潮

海水面下降到达最低的位置
干潮(low tide),也称为低潮,是指在潮汐过程中,海面下降到最低位置。[1]
由于海水是液体,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地球面向月球的一面海水会被月球的引力所吸引,略微抬起,然后达到满潮(高潮),然而,在面向月亮的反面,也会有涨潮。在与月亮垂直的方向上,海水会下降,导致退潮,在海面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称为干潮(低潮)。[3]干潮现象在全球各个海洋和海岸线都普遍存在。无论是大洋、海湾、海峡还是河口,都会受到潮汐运动的影响而出现干潮现象。[1]干潮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月球的位置和农历日期,可以计算出每天的涨潮和退潮时间。一天通常有两次涨潮和两次退潮,相隔约6个小时。如果知道了涨潮时间,可以将其推迟约0.8小时(48分钟)得到干潮时间。[4]
了解干潮的时间和程度对船只的航行以及捕捞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干潮时海水减少、水流减弱,会影响船只的通行能力和捕捞效率。[5]水产养殖行业中,水产养殖户会依靠干潮将苗种放入海洋。[6]沿海地区人民,在赶海之前,会看好潮汐表,在即将到达干潮时下海,边走边寻找着要捕捉的小海鲜。[7]

形成原因

由于海水是液体,可以自由移动,所以地球上面向月球一面的海水会被月球的引力所吸引,略微抬起,然后达到满潮(高潮),然而,在面向月亮的反面,也会有涨潮。月球的引力在地球面向月球的一边最强,在地球中心的中等,在地球的另一边最弱,因此,从地球上看,即使在月球的另一边,海水也会上升并达到满潮(高潮)。在与月亮垂直的方向上,海水会下降,导致退潮,在海面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称为干潮(低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