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晬[zuì]光: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派先驱者。字润卿,号芝峰。朝鲜汉城人。1585年及第,曾任春秋馆史官、左郎、都承旨、礼曹参制等职。后退隐,从事学术研究。主要著作有《芝峰类说》、《莱薪杂录》、《秉烛杂记》、《读书录》,均收录在《芝峰集》中。李晬光的实学思想带有朴素的性质,对后来朝鲜的实学和哲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正文
朝鲜李朝哲学家,实学派先驱者。字润卿,号芝峰。朝鲜汉城人。出身于士族地主家庭。1585年及第,曾任春秋馆史官、左郎、都承旨、礼曹参制等职。后退隐,从事学术研究。主要著作有《芝峰类说》、 《莱薪杂录》、《秉烛杂记》、 《读书录》,均收录在《芝峰集》中。
李晬光曾亲身经历壬辰卫国战争,深知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封建社会的矛盾及战后国内社会经济的凋零状态,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他曾三次出使中国,接触到一些欧洲文化,并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他反对儒学者以朱子经典为依据而对之盲目崇信,提倡结合实际研究学问,对自然科学,尤其对祖国的历史、地理、语言、制度等予以极大关心,表述了很多“求实”见解。反对党争,反对暴政,提倡仁政,对反倭卫国的爱国义兵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提醒帝王将相应该明白“民心即天心”的道理,主张吸收外国文明,发展海外通商,改变锁国政策,以振兴封建国家。他的这些观点以后对实学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所谓实学,是17世纪中叶,在朝鲜两班阶层即士族地主阶级中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者倡导的一种学风。他们竭力要摆脱朱子学脱离实际、清谈空论的学风,反对以应试科举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八股学,在实事求是的口号下,力求通过实际和实践探索真理,深入研究对实际生活有益的学问,并以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领域为其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