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0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评估,并于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作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过两轮8年建设,中心已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特色与优势
——研究方向齐全,并形成相互支持的内在联系,善于依靠团队协作攻关产生有影响的重大成果。在汉字发展的各个阶段——先秦古文字、秦汉隶变、魏晋至唐宋楷定乃至现代汉字规范应用等各研究方向,均集合了高等级纵向课题进行配套开发研究,发展了既有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研究,涉及文字种类多样,形成注重理论构建的特色。 ——顺应中国文字数字化发展趋势,全面构筑中国文字数字化平台,补缺中文信息化开发现状,形成填补空白的古文字数字化研究成果,开辟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上“中国文字数字化资源库”与“数字化汉字博物馆”,并支持了《古文字诂林》等基础研究重大成果的产出。 ——注重研究模式的创新发展,形成了实质性的文理学科交叉,建成汉字实验室,成功申报科研专利,开创了传统文字学实验研究的先例。直接支持了中心所承担的诸如古文字电脑字符集编码国际标准研制、国家的语文标准课程的制定、为上海世博会配套的“数字化汉字博物馆”建设等政府交办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