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信

伪蒙古军总司令
李守信(1892—1970),蒙古族,1892年生于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青年时即加入热河地方武装,曾任营长、团长,同时又以“信”字为号聚匪为害地方,成为热河地区恶名昭彰的匪首。1933年,日军进犯热河,李守信率部投敌。先后任“热河游击司令”、“察东警备军司令”等伪职,在日军的驱使下进犯察哈尔地区,与抗日武装作战。1936年5月,经日本关东军授意,参加了以德王为首的伪蒙古军政府,任伪蒙古军总司令;1938年,出任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副主席。李守信,1922年在奉军中任骑兵团团长。1930年李守信在东北军十七旅担任三十四团团长时,接受上级命令进剿嘎达梅林起义队伍,李守信率领三个团的一千余名骑兵,追击数百里,追剿嘎达梅林起义队伍。嘎达梅林在强渡漂浮冰排的乌力木仁河时,被李守信用步枪射死在河内[1]
1945年日本投降后,随德王赴重庆[]蒋介石,被任命为“第10路军总司令”、“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等职。内战爆发后,受命到内蒙古东部地区招纳旧部,组织武装,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1947年,其部众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开鲁,他逃往北平,后又辗转到台湾[2]1949年,返回内蒙古,追随德王在阿拉善旗参与组织“蒙古自治政府”的活动。[3]阿拉善旗和平解放后,又出逃至蒙古国,于1950年被逮捕并引渡回国受审。1964年,获人民政府特赦,被安置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任馆员。[4]1970年5月,在呼和浩特病逝,终年78岁。[5][6]

基本资料

李守信,1922年在奉军中任骑兵团团长。
1930年李守信在东北军十七旅担任三十四团团长时,接受上级命令进剿嘎达梅林起义队伍,李守信率领三个团的一千余名骑兵,追击数百里,追剿嘎达梅林起义队伍。嘎达梅林在强渡漂浮冰排的乌力木仁河时,被李守信用步枪射死在河内七七事变后,李守信利用华北形势,一跃成为伪蒙古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