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宏

明朝内阁首辅
费宏(1468年3月20日—1535年11月14日),字子充,号健斋、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广信府铅山县(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烈桥)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一生三次入阁,辅佐二帝。[1]
1483年,费宏通过江西乡试,次年进入国子监。1487年,明宪宗将他提拔为状元并任命为翰林院修撰。1488年,费宏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1491至1495年间,他归家养病。1496年,费宏升任左春坊左赞善,负责辅导皇太子朱厚照读书;1503年,任《历代通鉴纂要》编纂官。 1505年,费宏出任太常寺少卿,并参与预修《明孝宗实录》。1507年,他升为礼部右侍郎。两年后转任礼部左侍郎,获赐三品诰命。 1510年8月,刘瑾伏诛;同年10月,费宏任礼部尚书;1514年获赐蟒衣。1521年,费宏再次进入内阁任职。1525年,费宏参与编修的《明武宗实录》编纂完成。 1527年,费宏等人出任《大礼全书》的总裁官。 1535年11月15日,费宏逝世,终年六十八岁,明世宗将其追赠为太保,并赐谥号“文宪”。 [1]
1510年刘瑾被诛后,费宏客观看待刘瑾增加陕西等地乡试解额的举措,肯定其有助于选拔人才等好处,凭此观点赢得声誉。1511年,鲁王府邹平王一支出现争袭王爵事件,费宏行事以理学思想为指导并遵循宗室法理。1524年山西大同发生兵变,费宏提出封锁大同以观其变、伺机智取的策略,其策略最终未损一兵一卒擒获乱军。[2]

人物生平

年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