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芳伯-快懂百科
罗芳伯(公元1738年-公元1795年),原名罗芳柏,被尊称为“罗大哥”“罗芳伯”“罗太伯”,广东嘉应州人(广东省梅州市)。为兰芳共和国缔造者,世界上首位华人总统,又被称为“大唐总长”、“大唐客长”、“坤甸王”。[1][2][3][4] 罗芳伯出身耕读之家,自幼学文习武,为人豪爽,在家乡颇有盛名。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三十五岁的罗芳伯由于乡试落第,遂率族人及同乡一百余人,前往婆罗洲(印尼加里曼丹岛)闯荡,以采金和教书为生。罗芳伯在婆罗洲的坤甸(印尼西加省首府)一带组建采金公司,多次击退来犯的外来侵略者。因助苏丹平叛有功,获得了东万律纵横数千里之地的统治权。此后罗芳伯东征西讨,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b],罗芳伯以东万律为首都,建立名为“兰芳大总制”的独立政府,并且出任首任首长。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罗芳伯于坤甸去世,时年五十八岁。[1][2] 罗芳伯担任兰芳大总制首任总长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颇有建树。在政治上,罗芳伯施行德政,崇尚法治。建立总厅及地方自治机关,由华人及当地土人担任各级机关首长和副首长。总厅首长人选应从嘉应州(广东省梅州市)人中,推举德才俱备的人担任。在经济上,罗芳伯领导当地百姓改进农耕技术,开垦荒田,提高农业产量;扩大矿业开采范围,振兴农业。在军事上,采取全民皆兵的措施,组织青壮年参加军事训练,设立军工厂。在文化上,建立学校重视当地文教发展。在外交上,罗芳伯与清政府建立了商业贸易关系,积极抵御荷兰殖民者的侵略。印度尼西亚前总统瓦希德评价罗芳伯:“罗芳伯堪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