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闻园-抖音百科
孙闻园(1881-1970),原名孙吴,出生于桐城县,曾在私塾接受教育,后进入桐城中学堂学习。1906年,他被选拔赴日本留学,深造于日本弘文学院博物科。回国后,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主要介绍
孙闻园,1906年被遴选赴日留学,深造于日本弘文学院博物科。学成回国后,先后于安徽省立师范、桐城中学、宣城中学、凤阳中学、安庆高中、省立二临中等校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毕生为教育事业奋斗。 闻园在主持校政中,极力提倡新学,反对封建教育的陈规陋习。1912年,他任桐中校长时,率先废除“伦理”课程,以“勤、慎、俭、恕”为校训,严格治校,力使学生成为“济世之才”。为此,四处延聘名师,着力加强理科教学,广泛购置宣传新科学的图书,供师生阅读。同时,注重学生的品行教育,引导学生励精图治,端正为人,坚毅勇敢,热爱祖国。每年于春秋假日,亲自率领师生,拜奠本县历代爱国忠良左光斗、戴名世、孙麻山等坟墓,向师生介绍他们痛恶奸信、反对暴政、体恤黎庶、视死如归的高尚风节。桐中的大批学生如原文化部长黄镇、北大教授朱光潜等,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抗战时期,桐城因遭日寇破坏,全县中等教育,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先生目睹广大青年失学,心急如焚。于是四处奔走,动员邑中大姓望族献出公租为校产,创办族校和私立中学。在他的倡导与广大有识之士的支持下,笃山(刘氏)、高甸(吴氏)、天城(西乡)、孟侠(城乡)、麻溪女中(吴氏)等私立中学,相继创立和恢复,不仅使本县失学青年得以就读,并收容了沦陷区许多学子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