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家-抖音百科
赵家村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低温欠热,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降温较快。 相传,伯夷的后裔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叛偃王有功,被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宋朝末期,受到金族、蒙古族的侵扰,迫使南迁。元统一中国后,南迁稍有缓解,但中原人口仍处于南密北疏状态。约明永乐年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此时,赵氏家族的一小支,从山西迁至三水县原底乡赵家屯庄沟内,挖掘窑洞而栖,他们历 尽艰辛,开垦荒地,一直到了清朝末年人员增多后形成村落,后来经过几次由沟内向平地搬迁,“赵家屯庄”成了正式村名。直至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了简便称呼而得名“赵家大队”。1983年更名为“赵家屯庄大队”。 历史沿革
1928年旬邑农民暴动失败后,1929年春建立了中共旬邑特支,整顿党的组织,在旬邑地区发展党员,1930年春,由共产党员潘远志利用亲属关系,在赵家屯庄发展了赵俊儒、赵门儿、赵俊贤、赵进贤(鱼儿)、赵兴林、赵印儿6名党员,建立了赵家屯庄党支部,赵门儿任支部书记;1931年,成立了以赵家屯庄党支部为核心的赵家屯庄游击队,有队员10多人,赵门儿任游击队长,多次袭击敌民团张洪镇据点,并发动民众对国民党抗粮抗捐,党支部游击队还昼伏夜出,收集、传递情报,配合旬邑游击队开展打富济贫的斗争。1932年初按上级党组织指示开展了分粮斗争,6月19日党支部游击队的活动被文干卿反动民团发觉,民团包围了赵家屯庄,缴了赵家屯庄游击队的枪,当场杀害了党支部书记兼游击队长赵门儿,对党支部委员、游击队员赵兴林当场严刑拷打,因其拒不承认系游击队人员而被当日释放,赵俊贤、赵进贤被关押2个月后,于8月在张洪镇被杀害,赵印儿去正宁参加了陕甘游击队,其他队员外逃,党组织受到很大损失,赵家屯庄首次发展成立的支部转入地下秘密活动,归旬邑特支西区(张洪)管辖领导,西区区委书记为第五新堂(又名新书)。 1937年秋,红军奉党中央命令,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3月间,新成立的旬邑工委以八路军驻旬邑办事处的名义,继续恢复组建党的基层组织,期间,赵家屯庄支部得以恢复,有党员5人,由赵述芳担任书记,所有成员都加入了“旬邑县抗日救国会”,归中共西区区委(张洪委员会)、“旬邑县抗日救国会”张洪分会管辖领导,党支部人员负责宣传抗日政策 ,组织发动广大民众投身抗日,动员群众参加抗日队伍、募捐钱、粮、等物资,支援抗日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