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兀鹫

隼形目鹰科兀鹫属的鸟类
黑兀[jiù]学名:Sarcogyps calvus)为隼形目鹰科兀鹫属的鸟类。属大型猛禽。该物种体长80-83厘米,翼展200厘米,体重3700-5400克。头、颈及腿红色和白色[líng]颌为识别特征。亚成鸟褐色浓重,裸露部分粉红而非红色。飞行时尾短,呈楔形,体侧白,次级飞羽基部具灰白色线条。幼鸟尾下覆羽偏白,并可外露下背的近白色部分。滑翔时两翼平端,翼尖略向下;高空翱翔时两翼仅稍微上扬。叫声粗哑呱呱叫声发展成尖声乱叫。交配时啸鸣。
栖息于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季雨林的林缘开阔地,开阔的乡间原野、耕地及半沙漠地区。多见于乡间的大树上,嗜食腐肉。主要分布在尼泊尔印度北部和中国的云南等地。

外形特征

黑兀鹫是大型猛禽,身体各部分的颜色与秃鹫有很大差异,虹膜为黄色或红褐色,嘴嘴粗大而强壮,呈暗褐色,下嘴基部黄色,蜡膜为橘红色,鼻孔呈椭圆形。腿后边裸露的皮肤为暗橙红色,脚为暗红色或肉色体形比较粗壮,头部和颈部裸露无羽,露出橘红色的皮肤,颈部的两侧各有一个从头后面的耳部下方悬垂下来的巨大肉垂,颜色也是橘红色。耳部有一圈黑色的刚毛,颊部、眼先和头顶的两边也有少许黑色的刚毛。颈部下方的撮羽和覆腿羽为白色,其余羽毛均为黑褐色,上体还具有金属的光泽。飞翔的时候黑色的翼下有一条白色的横带,前胸和后胁的白斑和通体的一片黑色形成鲜明对照,反差极为强烈,即使在高空飞翔的时候也清晰可辩。
黑兀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