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真

郑子真
郑子真(生卒年不详),名朴,字子真,是西汉末年左冯[]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人。他隐逸民间,修身自保,非其所有,决不苟求。郑子真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京师。汉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相聘,但他不诎而终,拒绝了王凤的邀请。郑子真的故事后来多被用作歌咏隐士的典故。在道教传说中,郑子真被描述为管理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小洞天(北岳常山洞)的真人。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号称总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今河北省定州市)。

人物简介

郑子真,西汉节士。名朴,字子真,汉成帝时(前32—前7年),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把持朝政凡十一年,时人惮其权,慑其威、恨其行。西汉末年左冯翊谷口(今陕西礼泉东北)人。隐逸民间,修身自保,非其所有,决不苟求。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京师。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相聘,他则不诎而终。郑子真,名朴,谷口人。耕读不仕,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朝臣多侧目而无敢违抗者。王凤欲引子真为己所用,重礼聘之,而子真不为利所诱,不为威所屈。故扬雄盛称其德日:“谷口郑子真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京师,冯翊人刻石祀之,至今不绝。”《旧志》据皇甫谧高士传》、《续志》,更引《汉书·颜师古注》、《三辅决录》、《长安志·云阳宫记》证之无误。约从南宋时起,因褒城小谷口而附会出郑朴题记、故里等讹传,致旧《辞源》亦错注郑子真为汉中褒城人,实误。郑子真隐处,《旧志》记为烟霞洞,明末赵崡已有此说。

人物评价

西汉·扬雄《法言卷五·问神》:“ 谷口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