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镇

广东省南海县下辖镇
佛山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位于中国广东省南海县。在明清时期,佛山镇以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制造业而闻名,被誉为“四大名镇”和“天下四聚”。1951年,佛山镇恢复市建制,称佛山市,此后依次隶属珠江区、粤中行政区佛山专区、佛山地区。1983年,国家实行市管县制度,佛山地区与佛山市合并成佛山市。现今佛山市的“佛山”就来自于佛山镇,且由佛山镇升格而来。如今,佛山镇已经消失,现在谈论的佛山镇只限于1950年之前的历史。佛山镇的区域大致位于现时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内,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手工业城镇,如今为我国四大丝织业中心之一。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百越地,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农渔业民聚居村落,乡人称为“季华乡”。唐贞观二年(628年),因在城内的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榜称“佛山”而得名。宋元丰年间推行保甲制度,乡分都堡,佛山堡为季华乡之首。
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
清雍正十年(1732年),佛山从南海县分出,设“佛山直隶厅”,直隶广州府雍正十二年,改设广州府同知于佛山,为广州府佛山分府,行政上仍属于南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