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畈镇

河南省信阳市下辖镇
[fàn]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城西南部29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是全国重点镇、全省十佳名镇、省级卫生镇、中州名镇、河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镇域面积100.2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4393人(2017年),党员1986人。城镇化率达61%。镇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省道338线穿境而过,孙马路、马南路、马殷路在此交汇。
东与罗陈乡相连,南与殷棚乡南向店乡相邻,西与罗山县周党镇接壤,北与仙居乡毗邻。区域面积100.2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44850人。1949年9月,置马畈区委。截至2020年6月,马畈镇下辖3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马畈镇辖区历史多属,春秋战国为弦(国)楚(国)之地,秦时处衡山郡东北、九江郡西北一隅,汉时属江夏郡南北朝时属乐安县(马畈镇境内锡山史书有载:上有洞,旧传此山产锡,隋书·地理志,乐安有锡山即此),唐时属仙居县,宋、元、明、清时属光山县
民国初年光山政府仍沿袭清朝旧制,县以下下辖形式为里、保、甲、牌制,光山共辖30个里,彼时马畈镇辖区大部分分属长潭里马犁桥保和高陌里高徐寺保。1924年国民党政府为“围剿”红军,推行保甲制度,将光山县原来的30个里,重新划分为8个区,下有501个保,共计6506个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