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午嘉

程午嘉
程午嘉:琵琶演奏家。1902生于上海奉贤。从小跟父亲学习江南丝竹,中学时期学会崇明派琵琶《瀛洲古调》的全部曲目,并向山东诸城王燕卿古琴。后跟郑觐文学古琴、古瑟、箜篌,随汪显庭学琵琶。程午加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先后在俭德国乐团、万国美术所、上海国立音专任职。解放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后一直在南京艺术学院执教。程午加演奏琵琶传统乐曲,力戒润饰改动,较好地保留了乐曲的原貌,如《霸王卸甲》、《汉宫秋月》、《阳春白雪》、《飞花点翠》等,都具有古朴之风,并将琵琶由原四根十二品改按十二平均律排列,为民族乐器的改革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作品有琵琶独奏曲十余首,还编有《琵琶曲谱》、《十番锣鼓》等书。

基本介绍

程午嘉,又名午加,上海奉贤南桥镇人。1902年2月10日出生于一个小商之家。父亲程大义能吹箫、笛,拉二胡,弹琵琶、三弦,程午嘉自幼受到影响,从父亲学会了多种民族乐器。1915—1917这两年间,他频繁出入闵行鲁家汇,拜琵琶名家汪昱庭的老师倪清泉为师,学习琵琶。
1917年7月,程午嘉高小毕业,被县劝学所保送到南京复成桥的江苏省立第一工业学校。课余,他向在南京高师任教的王燕卿沈肇洲分别学习琴和琵琶。他回忆说:“王燕卿老师善弹《关山月》、《长门怨》、《平沙落雁》、《捣衣》等曲目。他在琴艺上不保守,演奏上疾徐得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技法相当纯熟。音乐表现也相当丰富,有血有肉,非常动听。”另据徐立孙家属的回忆,其间他也曾向徐立孙学琴。在工业学校,直接或间接向王燕卿学琴的爱好者颇不乏人,他被推为“雅乐部长”。
1919年,程午嘉离开工校,后在南桥镇上的国乐爱好者和老师陈同伦、吴志鲲等人的资助下,转入上海复旦中学初中部。课余时间,他常到城隍庙听音乐,学习江南丝竹演奏。1921年7月,他还参与了郑觐文领导下的大同乐会,从事民族音乐的搜集、整理、编订,并师从郑觐文学琴、瑟、箜篌,从汪昱庭吴梦飞、陈德、施颂伯学琵琶,以长于琵琶和三弦的演奏而著称。也就是从此时起,他受到大同乐会改良传统乐器风气的启发,开始对他熟悉的琵琶、古琴等乐器加以研究,试验改良,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