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晋之战

公元前389年魏国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战争
阴晋之战是公元前389年魏国以少胜多击败秦国的战役。阴晋,即魏国河西郡的阴晋城(今陕西省华阴市附近)。[1][2][4]阴晋之战,使魏国保住了河西战略要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5][6]
公元前389年,秦军五十万攻魏西河郡。魏将吴起请战,率五万未立功士兵及增援战车、骑兵迎敌。吴起以庆功宴和赏赐激励士气,强调兵种协同作战。两军于阴晋激战,魏军士气高昂,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功保卫河西。此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7]魏国不但保卫了河西之地,同时也因此引发“诸侯卑秦”,使秦国上下深以为耻。[1][2][3]

战争背景

阴晋之战
-
日期:前389年
地点: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
结果:秦军大败,魏国成功保卫河西
参战方
-
魏国
指挥官和领导者
-
兵力
-
500,000
50,000
500乘战车
3,000骑兵
伤亡与损失
-
不详
不详
魏文侯时期魏国强盛,发动攻秦战争。周威烈王七年(公元前419年)魏文侯渡过黄河在河西筑少梁城,秦击之。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公子击围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出其民。周威烈王十七年(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伐秦城临晋、元里,秦国堑洛,城重泉。周威烈王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文侯西攻秦至郑,而还筑[luò]阴、[]阳二城。秦国为了夺回河西失地,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秦简公伐魏至阳孤。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魏文侯败秦于注。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秦惠公魏国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秦国矢志不渝企图夺回河西故地,魏国军队则严防死守力图遏制秦军复仇。[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