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斯塔夫·库尔贝

19世纪法国男画家
居斯塔夫·库尔贝(法文全名:Jean Desire Gustave Courbet,1819年6月10日—1877年12月31日),出生于法国东部弗朗什孔代地区奥尔南,法国画家,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美术代表。[2]
18岁时,进入柏桑松皇家学院,由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弗拉儒洛授课。1840年11月,居斯塔夫·库尔贝赴巴黎学习法律专业,因未通过大学考试转而研究艺术,从而走上了艺术道路。1844年,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第一次入选沙龙,并凭借该作品崭露头角。1850年起,居斯塔夫·库尔贝逐步积累艺术与社会地位,1855年完成《画室》。1865年,居斯塔夫·库尔贝绘制《皮埃尔·约瑟夫·蒲鲁东在1853年时的肖像》,以纪念刚逝世的蒲鲁东。1869年,他旅居诺曼底的艾特塔,创作了多幅风景画。1870年,他当选法国国家博物馆主席,主要负责战乱期间首都文物的保护工作。1871年2月至3月,居斯塔夫·库尔贝首次介入政治,参选立法与市政选举;5月16日,文当广场纪念柱被推倒,他因此遭到逮捕,法院判处其监禁六个月、缴纳罚金并没收全部财产。1872年6月初,刑满出狱的居斯塔夫·库尔贝,在曾为他治疗的杜瓦尔医生处暂住。1873年,因无力承担纪念柱修复费用,他流亡瑞士。1877年6月,布罗格利政府下台引发议会解散,政治动荡打乱了他返回法国的计划;12月31日,居斯塔夫·库尔贝因水肿在瑞士图尔・德・佩尔兹病逝,享年58岁。[2]
居斯塔夫·库尔贝的绘画建立在观察现实的基础上,他认为画家应该去描绘自己周围的生活和景色。风景画在居斯塔夫·库尔贝的作品中占很大比例,他的风景画构图简洁直白,特别擅长聚焦近景,无论是翻滚的波浪,还是陡峭的悬崖,都展现出雄伟的气魄。[3]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