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安尊王又称青山公、青山王,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惠安县的主神之一,被奉为惠安境主。常见于福建、台湾及东南亚等海外华人聚居地,一般祭祀灵安尊王的庙宇统称青山宫。其祖庙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山霞镇青山村以北约500米处的大青山南麓,又名诚应庙、灵安王庙,与湄洲岛上的天妃宫、漳州龙海的慈济宫并称为“闽中三宫”,现各地供奉青山王的庙宇均由山霞青山宫“分灵”而立。 建寺概况
明·嘉靖《惠安县志》载:“青山在县南,伪闽时将军张悃[kǔn]尝立寨于此,以御海寇。既殁,乡人庙而祀之,至今不废。”太平兴国拆晋江东16里置县时,首任知县崔知节移古县至今县治址,开基时发现张悃墓,并有小石碣一方,上刻:“太平兴国间,古县移惠安,若逢崔知节,送我上青山。”崔知节除把张悃墓保留在东边房里外,另在青山建座古庙,祀奉张悃。人们把张悃尊为“惠安境主”。清·嘉庆《惠安县志·卷3》载:“旧传初置县时,陈震卜地螺山之阳,迁五代时灵安王张悃坟于青山,今邑即其地也。” 山霞青山宫作为青山王信仰的中心,其始建年代,在明、清两代修撰的《泉州府志》和《惠安县志》均未明确记载,明代隆庆、万历间惠安知县叶春及撰写的《惠安政书》中的有关记载显示青山宫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1990年惠安县文化局编撰的《惠安县文物志》持相同观点,此说法为多数学者所认同。尽管青山宫的始建年代尚有不同看法,但学者们大多认为该宫“堪称为惠安历史真正修久的古寺庙”。 庙宇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