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

首次在DNA骨架上发现硫修饰的微生物学家
邓子新,男,出生于1957年3月23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人,[1]是微生物学家,也是武汉大学上海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2]邓子新主要从事DNA硫修饰生物学、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研究。[3]作为中国合成生物学最早的发起人之一,[4]邓子新首次在DNA骨架上发现了硫修饰,开拓了国际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领域。[2]截至2024年,邓子新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3]
邓子新于1982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于1987年获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邓子新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办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组建了微生物遗传学团队。[5]2004年,邓子新团队在实验中证实了细菌DNA分子中硫元素的存在,随后于2005年发表的《DNA大分子上一种新的硫修饰》一文被评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6]同年,邓子新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于次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2007年,邓子新团队接连发表4篇关于DNA硫修饰研究的论文,成果受到国际关注。2007年,邓子新团队与彼得•帝丹教授合作,在天然DNA骨架上首次发现生理修饰,并成功解析出DNA硫修饰的精细化学结构“R-构象的磷硫[xiān]”。[6]在之后的科研攻关中,邓子新团队开展抗生素药物产量和创新药物的研究,获得了数十个新抗衍生物,并申请了20余项发明专利。[5][7]2010年,邓子新任武汉大学教授。[8]
2007年,邓子新获得中国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3]2008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同年获得中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获得中国“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奖。[3]

人物经历

2022年7月27日,参加的《未来中国》在东方卫视播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