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常朝

山本常朝
山本常朝(1659年7月30日 - 1719年11月21日),日本江户时代武士,《叶隐》的作者(口述者)。通称神右卫门,俳号古丸。原为肥前国佐贺藩主鸟冠冢光重的家臣,后成为禅宗僧人,将其经历、回忆、教诲、思想和格言传给武士田代龟山,由后者编成《叶隐》。

简历

1659年(万治2年)生于佐贺城下片田江横小路(现佐贺市水水江二丁目),为当时已届七旬的佐贺藩士山本神右卫门重澄之次子。母为前田作左卫门之女。生而体弱,常认为自己“水汽不足”、“阴干的那样”。初名松龟。幼时,父亲经常教诲他“长成大刚者,才必有高用”、“假笑,就会成为不敢正视对手的卑怯者”、“无论如何都要成为刚者”、“武士无食,也要剔牙”、“修补裙摆可粗心大意”等等作为一个武士的思想操守。父亲刚强的性格的对武士操守的坚持,对日后的常朝产生了很大影响。不过,父亲做的就只有对他如是说教,日常的教育则由其内侄们负责。9岁时,因为父亲的照顾,成为锅岛光茂(佐贺藩第二代藩主)的侍童,以后一直忠心地侍奉藩主长达33年。
11岁时,父亲以81岁的高龄辞世。14岁时被任命为光茂的“小姓役”,即时藩主身边侍奉的童子,同时改名为市十郎。延宝6年(1678年)20岁时,又改名为权之丞,开始从事以御傍役之身份担任“御书物役”。
不过,权之丞一直都没有得到光茂的重用,意味着“武士梦”碎,也被免去了不错的“御书物役”的职位。失意之际,他遇到了影响他思想的老师——湛然和尚。他前往位于佐贺郡松濑的华藏庵拜访了湛然。湛然曾任锅岛家高云寺的第十一任住持,因村了和尚被判斩首,湛然求赦无果而移居松濑。权之丞向他学习了佛道,他并于21岁由湛然和尚按照佛法进行了“血脉”(师父为弟子进行法灯礼仪)和“下炬念诵”(即生前葬仪之仪式)两个礼仪,并为他起了旭山常朝的法号。湛然认为,人生最重要有4条,包括“武士道”、“忠于主君”、“孝顺双亲”和“慈悲之心”。向他学习佛道的权之丞深受涵养。其中,《叶隐》之中强调的慈悲心就源于这时期的修行。